2008-06-10 20:27:00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954次
评论:0条
毕业论文(设计)是成人高等本科教育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为规范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我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外文阅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绘图、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设计) 撰写时间一般为2个月,函授在毕业当年暑假、脱产班学生在毕业当年6月、全日制自考助学本科班学生在毕业当年1月或6月,由各院(系)统一布置,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函授、脱产学生在毕业当年的11月初交毕业论文(设计),11月中旬组织答辩工作,全日制自考助学本科班学生在毕业当年4月初或11月初交毕业论文(设计),4月中旬或11月中旬组织答辩工作。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
1、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的主要课程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综合训练。
2、选题要结合本单位或本系统科研、生产和工作中的工程技术设计、技术革新及理论研究等实际问题,既要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符合成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3、完成选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既要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目的,又能使学生能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撰写任务。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
1、成教学院是学校负责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各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检查。
2、各院(系)负责制定本单位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
3、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或研究生学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一定的论文写作经验。要指导学生初步确定题目并写出开题报告,每名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人数一般为:中级职称教师6-8人,高级职称教师10-12人。
4、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应有明确的分量要求。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及管理类毕业论文要达到5000字左右,毕业设计类由各教学院(系)根据专业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字体纸张要求以小4号仿宋体字按A4纸排版打印( word文档编辑),封面按照成教学院统一要求在成教学院网页上下载。毕业论文(设计)一式三份,院(系)一份,学生档案一份,成教学院存档一份,获得学士学位的优秀毕业论文送学校档案室存档。
5、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应认真负责、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与成绩评定
1、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各教学院(系)要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答辩,不合格的,要求其重做,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分专业进行,各专业成立由3一5人组成的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小组中至少有一位高级职称教师。答辩小组成员在答辩前应认真审阅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做好答辩的其他准备工作,答辩中做好答辩记录。
3、答辩采用公开方式进行,由学生本人报告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任务、目的、意义、原始资料、成果、基本内容、完成设计任务的主要方式、结论、对成果的自我评价等),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4、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每位学生单独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
5、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一般按五级标准评分,即: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优秀比例不超过20% ,良好比例不超过40%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合格者,作结业处理。
六、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管理
答辩结束后,各院(系)须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软盘等资料集中送成教学院存档。凡评出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将入选当年的《孝感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专集》。
附:孝感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
附件
孝感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框架
1、封面(按照成教学院统一要求在成教学院网页上下载)
2、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超过20个。
3、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关键词、内容、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主要结论。中文摘要一般在150-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一般在500个左右单词。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000字左右。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文科类按一……、(一)……、1……,理工类按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5、正文
正文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订;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根据需要,正文可以分成几节来撰写,每一节都有自己的标题。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6、致谢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以下顺序排列:(1)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2)书籍—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第一版不标注),起止页码。
8、附录
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公式的推演、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
1、文字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汉字。毕业论文(设计)要按照学校统一要求,以小4号仿宋体字、A4打印纸,用 word文档编辑,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2、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成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在“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文科类第一级为“一”、“二”、“三” 等, 第二级为“(一)”、“(二)”、“(三)” ,第三级为“1”、“2”、“3” ,第四级为“(1)”、“(2)”、“(3)”。理工类,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1.1”、“1.2”、“1.3”,第三级为“1.1.1”、“1.1.2”、“1.1.3”,其它类推,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文科类每一级标题序数空两格书写,接着写标题,理工类每一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毕业论文(设计)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另注说明,注释可用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ΧΧ”。
10、插图
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用计算机绘图。
11、对于优秀论文,为了编辑的需要,规定字号、字体如下:
文章标题:2号黑体
作者姓名、二级标题:4号黑体
正文:5号方正书宋简体
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小5号方正书宋简体
页边距:上下各2.54厘米,左右各3.17厘米
|